龍巖股份有限公司 -pg电子麻将胡了
勇敢歸零是為了追求更高的目標 龍巖董事林倩如:人要知道自己為何而戰
2018/06/30返回列表頁
從外商轉戰生命產業16年 奪下10次全國年度業績總冠軍
勇敢歸零是為了追求更高的目標 龍巖董事林倩如:人要知道自己為何而戰
走進龍巖位於敦化北路的長如營業處,最先映入眼簾的是粉紅色的牆面,牆上縷空雕刻的櫻花圖樣是國際知名建築師與龍巖合作打造的光之系列作品的元素之一,接著走進辦公室,中央有著偌大的辦公區,足可以容納百人辦公,而周圍的四間辦公室的玻璃隔間,同樣以霧面玻璃貼紙印著不同階段櫻花樹的圖樣,從含苞待放、櫻花盛開,最後到落花凋零。
龍巖董事林倩如形容,櫻花的生命交接週期,在寒冬中含苞的蓓蕾隱藏在樹枝間,隨著時間盛大綻放之後凋謝,最後又綻出綠芽,開始新一輪的生命旅程-就像是人從生到死的過程,美麗中帶著感傷,卻又是不可避免的過程。
16年前林倩如在外商工作,年薪超過200萬,可謂是人人稱羨的「人生勝利組」,卻在最黃金的工作時期轉行,投入即便是現在也被人認為是忌諱的行業-殯葬業又或稱之為「生命產業」,身旁一起在外商工作的朋友聽到了都是一聲「蛤?」但,她很清楚自己為何要做出這個令人難以置信的轉業決定。
不願人生被錢「卡關」 勇敢挑戰薪水無上限的業務工作
林倩如前半生中曾遇過三次「錢關」,第一次是在她父親45歲那年,父親得了糖尿病,讓她感受到普通上班族,拚壞了身體卻只能換得一家溫飽,付出與收入不成正比;第二次則是在大學畢業,原本規劃出國唸碩士,托福考了將近滿分,連學校都已經申請,但因為家裡被倒會,讓她的出國求學夢碎;第三次是在出了社會之後,購屋置產卻因為轉職空窗期,繳不出貸款,被迫要向奶奶借錢。她回憶起當時的情景說:「電話拿起來又放下,猶豫了30分鐘,當聽到奶奶說:『乖孫啊,有什麼事情?』眼淚就止不住地流下來。」
「我就告訴自己這輩子不要再跟人開口借錢,人生的夢想沒有財富做後盾,很多時候是沒有辦法達成的。」林倩如因此立下了要在45歲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而在外商公司「替別人打工」無法達成自己目標,因緣際會下接觸了龍巖,更在深入了解過後,讓她毅然決定挑戰這份「薪水無上限」的工作,並憑藉努力在龍巖從業務員做起,至今進入公司核心成為董事。
拚了16年,林倩如坦言,「累,每年都累」,很多時候感覺累的時候,她就會打開電腦查一查存款、算一算資產,想了想然後蓋起電腦繼續工作,因為看到自己確實的一步步往目標邁進。二年前,林倩如45歲那年,她請會計師盤點了資產狀態,終於可以肯定的告訴自己,「我現在不需要再只為錢工作。」
不再追求個人收入 模組化管理成就團隊業績
曾創造個人年營業額8千多萬的業績,去年也再度帶領長如營業處團隊奪下第10次的全國業績總冠軍,對於現在林倩如來說,個人收入已經不再是首要目標,而改以提升團隊業績為重,「以前我認為成功的定義是可以贏過多少人,現在我認為成功的定義是可以幫助多少人。」
自去年開始,林倩如就「決定要讓自己的業績大幅下滑」,將自身角色從第一線業務轉型為經營領導者。林倩如指出,在長如每一個職階都會訂下不同的目標,各自有必需接受的培訓課程;從最基層的掌握業績進度,到每個月的協分處會議,打造完整經營制度是她下一階段的目標。
「現在業務員最大的問題是找不到客戶,客戶也都會有用完的時候。」林倩如表示,在生命產業中陌生開發的成交機率很低,自己也是從緣故開發做起,今年預計引進資訊資源管理(irm)系統,希望將業務開發「模組化」,讓後端的customer service(客戶服務)延伸到前端,先讓業務和人從產生接觸點開始,進而再轉化成為客戶。
林倩如表示,生命產業經過20多年的教育期,擁有生前契約的人口才剛突破10%,正要進入高峰成長期,她認為生命產業是台灣未來少數的金飯碗之一,「套用離開外商工作時老闆給的一句話,this is one hundred percent promising industry(這是百分百保證的產業),因為每個人都用得到。」
現在的林倩如不再是為錢工作,能夠對多少人產生正面影響,如何將長如營業處公司化經營,讓長如處從現在40多位全職夥伴,在未來發展到百位以上夥伴,成為了她新的人生目標。
龍巖集團
成立於1992年,為台灣股票上櫃的殯葬業者,與國寶集團、金寶山集團為台灣三大生命產業集團,並且連續四年蟬連公司治理名列前茅5%之企業,穩居資優生之列,近年斥資逾百億,積極創新發展差異化,如:與國際知名建築大師合作設計打造光系列4座全新世界級生態墓園,以及與全球著名的酒店室內設計公司hba合作的板橋6星級旗艦會館,導入符合人性、貼心的高科技化服務,甚至邀請日本建築大師設計高雄頂級的殯儀館。除了深耕台灣市場外,更積極布局大陸市場,首站在溫州打響名號,建構溫州人文公園,企圖將生命產業推向國際,成為世界的領導品牌。
想挑戰薪水無上限的工作?轉業前先要明白自己「為何而戰」
無論是剛出社會的新鮮人或是想要中年轉業者,尤其是想從事生命產業的業務,林倩如給出「要知道自己為何而戰」的建議,只有知道為何而戰才會有核心動力。林倩如表示,在面試新的業務時,會特別注意面試者的四項人格特質,首先,一定要「open-mind」,要能夠接受新的事物,第二,要是比較樂觀的人,第三,要有強大的抗壓性。而最後「是不是個懂得感恩的人」,林倩如強調,「這個很重要,因為會不會感恩,這關係到未來有沒有辦法讓我培育他,變成是我的接班人。」